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

发布日期:
2017-01-30
出处:
中华骨科杂志.2017,37(1):1-10.
摘要: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骨骼疾病,也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阶段,具有发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医疗花费高的特点。而我国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疗现状是诊断率低、治疗率低、治疗依从性和规范性低。2008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发布了《骨质疏松骨折诊疗指南》,对我国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及治疗起到了巨大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为了及时反映当今骨质疏松性骨折手术和药物治疗的新理念和循证医学进展,优化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策略,规范骨科医生诊疗行为,自2015年5月开始,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质疏松学组及《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组织国内本领域的专家,针对原指南的不足,参考近年来国内外对骨质疏松性骨折防治的指南,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原则,对原指南进行更新。

展开

部分内容仅可在
临床指南app 查看下载

阅读免费指南
发送到邮箱

收藏

分享

评论
提交评论
/ 没有更多了 /
上传者信息
256935
于2017-02-24上传
编者信息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是孟继懋教授、叶衍庆教授倡议并发起成立,并经申请批准,于1980年 5月在天津举行中华医学会第一次骨科学术会议时正式宣布中成立。根据国内形势发展需要,学会还组织专家组举办了各种专题讲学班和学术研讨会,如 手外科、创伤、关节疾病、骨肿瘤、脊柱疾患等等,内容丰富,既提高了学员的骨科基础理论和技能,又交流了专业知识,身手广大学员的欢迎。

置顶